本周(6.08-6.12)全国主要市场钢材价格走势不一,其中,华北市场平稳为主,南方市场震荡走弱,华南地区跌幅较大。国内钢材指数下跌,成本指数继续抬升,表明钢厂转嫁成本遇到阻力;本周钢材期货易涨难跌,对钢材现货市场回调形成支撑。
期货方面,黑色系表现不错:铁矿石不改强势,焦炭震荡向上,热卷呈现补涨,螺纹钢区间波动。其中,热卷2010合约周五夜盘收3583元,较上周五夜盘上涨56元/吨;螺纹钢RB2010合约周五夜盘收在3628元/吨,较上周五夜盘上涨12元/吨。从全周走势情况看,原料端(铁矿和焦炭)仍未示弱,成材端(螺纹和热卷)被动跟随,期货市场更多受到原料端的提振。
本周(6.08-6.12)全国35个主要市场样本仓库钢材总库存量为1462.40万吨,较上周减少39.59万吨,减幅为2.64%。这是全国样本仓库钢材库存总量连续第十三周回落,降幅环比继续收窄,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出货量整体下降。对比历史数据,当前库存下降有结束的迹象,如果后期需求跟进不及时,库存“拐点”或将出现。
主要钢材品种中,本期螺纹钢库存量为760.21万吨,环比上周减少15.22万吨,减幅为1.96%;线盘总库存量为211.17万吨,环比上周减少6.82万吨,减幅为3.13%;热轧卷板库存量为267.09万吨,环比上周减少14.22万吨,减幅为5.05%;冷轧卷板库存量为125.62万吨,环比上周减少3.16万吨,减幅为2.45%;中厚板库存量为98.31万吨,环比上周减少0.17万吨,减幅为0.17%。
据历史数据分析,当前库存总量较上年同期(2019年6月13日的1133.46万吨)增加328.94万吨,增幅为29.02%,分品种看,本期五大钢材品种库存均为下降。本期,全国主要样本仓库中,不同市场库存变化不一,其中,西北、东北、华北市场去库存力度较大,华东、华中和华南市场去库存明显减速,少数城市出现增仓。单从库存变化情况看,不同地区价格走势很难同步。
本周华东区域价格有稳有落,环比来看,安徽、江苏、上海和江西市场小幅下跌,山东、浙江和福建市场盘整为主;截至周五,以螺纹钢为例,福建市场价格保持最高,江西市场维持最低,其它区域价格比较接近。以各地西本优质品为参照物,目前华东市场螺纹钢主流价格区间在3580-3770元/吨,周环比下跌10-40元/吨。
国内宏观面利好有限,主要表现在:1、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,强调落实“六保”任务;2、工业经济压力不减,PPI同比和环比均有下降;3、信贷社融均超预期,5月金融数据延续暖意;4、化解地方债务危机,公路债券延长还款期限;5、经合组织发布预测,疫情重创世界经济;6、5月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,前5月挖掘机销量大幅提升;7、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调增,下半年还有追加潜力;8、物流基本恢复正轨,国铁货物发送量提升。
从行业面看,矛盾焦点还是在供应端。据海关数据,5月我国钢材出口量同比和环比大幅下降,当月钢材进口量同比和环比则大幅抬升,钢材进口和出口一升一降,意味着下游行业需求呈现“内热外冷”。因此,一旦国内因疫情而延缓的需求不再持续放量,供应压力就会迅速得到体现。另外,随着“内需”的上升,1-5月累计进口铁矿石同比不降反增,前4月以方坯为代表的低端钢铁产品进口量更是爆发性增长,这些“火热”的数据掩盖了行业面存在的矛盾,也为后期政策调整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。总而言之,当前行业供需矛盾只是被淡化,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化解。
回首本周,钢材现货市场的表现让人纠结:价格是震荡调整,区域分化;需求是断断续续,若即若离。从行情走势看,全国性的普涨已经告一段落,区域性的调整正在进行之中,但两大因素又让钢材价格回调变得不是那么顺畅,即,资本市场的“抗跌”和上游厂家的“托举”。六月无常态,高温伴多雨,接下来,市场行情很难呈现单边运行:一方面,在成本的推动下,主导钢厂不会轻易让步,中小厂家或灵活机动;另一方面,在流动性的影响下,商家只会更加被动,需求很难重现放量。钢材市场一波三折,价格频繁变化,经销商仍将在“摸索中”寻觅方向。
利好是,资本市场并未打压,主导钢厂还在挺价,进货成本处于高位;利空是,需求强度已经减弱,库存暂停下降趋势,梅雨季节尚未结束。笔者以为,本周钢材价格小幅震荡,起因是钢材期货市场频繁起伏,诱因是刚性需求环比下降,预计下周现货市场还会小幅波动,期间需要关注:期货市场的后劲,中小钢厂的态度,终端需求的力度。[文]西本新干线特邀评论员希玛拉亚峰